联系电话(座机):0755-86372663

深圳市瑞昌星科技有限公司

新闻动态

NEWS & EVENTS

banner banner

进口缓冲垫在先进电子制造中的应用

一、对进口缓冲垫提出的新要求从多层板、软硬结合板到高频高速板、IC载板,产品结构越来越薄,线路越来越密,性能要求越来越苛刻。这一趋势直接驱动了对压合缓冲垫性能与技术的全面升级。传统缓冲垫材料,如普通橡胶、单一硅胶,已难以满足先进工艺对洁净度、耐温性、均压性、应力释放、导热性能等多维度的高要求。进口缓冲垫作为决定良率与一致性的核心辅材,正从“普通消耗材料”向“工艺关键材料”转变。二、进口缓冲垫材料现

一、对进口缓冲垫提出的新要求

从多层板、软硬结合板到高频高速板、IC载板,产品结构越来越薄,线路越来越密,性能要求越来越苛刻。这一趋势直接驱动了对压合缓冲垫性能与技术的全面升级。传统缓冲垫材料,如普通橡胶、单一硅胶,已难以满足先进工艺对洁净度、耐温性、均压性、应力释放、导热性能等多维度的高要求。进口缓冲垫作为决定良率与一致性的核心辅材,正从“普通消耗材料”向“工艺关键材料”转变。

反复用压合垫.jpg

二、进口缓冲垫材料现阶段的局限与应用痛点

尽管当前市面已广泛使用硅胶、橡胶、特氟龙(PTFE)、泡棉等材料作为压合缓冲垫,但面对先进电子制造,仍存在明显局限与应用痛点:

1、洁净度&耐温与耐久性不足

部分橡胶类或劣质硅胶缓冲垫存在微析出、粉尘脱落、挥发污染等问题,难以满足IC载板、高频高速板等对洁净环境(ISO 5-6级)要求,易造成压痕、污染、线路失效等隐患。传统橡胶类缓冲垫多在180℃~200℃疲劳失效,无法适应多次高温循环或更高温度需求(>260℃),易塌陷变形,导致批次良率波动。

2、压力均匀性&功能集成性有限

单一材料难以兼顾柔软性与支撑性,局部厚度差或应力集中难以有效缓冲,易引发翘曲、压痕、厚度不均等问题。隔热、导热、均压、防污染通常分散依赖多层辅材叠加,导致工艺复杂、成本提升,影响生产效率与一致性。

高温缓冲垫.jpg

三、进口缓冲垫新材料技术趋势

1、超洁净环保材料&高耐温长寿命材料

未来缓冲垫将全面淘汰含油、析出污染较高的传统橡胶,转向无硅、无析出、无气味、环保可回收材料,如高洁净聚氨酯、高分子复合材料,确保满足载板级洁净环境需求,提升产品良率与稳定性。新型材料将具备更广温区(常温~300℃)的长期稳定性,满足多次真空、高温压合需求,抗老化、耐疲劳性能显著提升,如改性硅胶、PI基复合垫、高性能PTFE复合材料,降低更换频次与工艺波动风险。

2、多功能一体化复合结构

单一材料将被多层复合结构取代,实现均压、导热、隔热、防污染、防静电等多功能一体设计:表层防污染膜(如PI、PTFE)中层高弹均压(高弹硅胶)底层导热隔热(复合导热材料)一体化结构简化工序,提升压合一致性与工艺窗口宽容度。

四、新材料进口缓冲垫的实际应用效果与案例

在行业头部PCB/FPC/载板制造企业中,已率先应用新型进口缓冲垫材料,并取得显著效果:

1、高频高速板(5G、服务器)

采用超洁净PTFE+高弹硅胶复合垫,翘曲率由3%降至0.8%,信号完整性一致性提升20%,良率提升至98%以上。避免因局部树脂流动不均引发介电常数偏差。

2、封装载板(CSP/BGA/FC)

使用高洁净无硅垫材,完全消除析出污染与微颗粒压痕,显著降低开裂、分层隐患,批次合格率提升至99%。层间应力释放更均衡,长期可靠性提升。

3、软硬结合板、柔性板

定制复合垫(柔软泡棉+中硬硅胶+PI膜),有效补偿厚差,防止软区翘曲与补强滑移,减少压合返工率50%。上述应用案例表明,合理使用新型缓冲垫,能从源头降低压合缺陷提升良率、稳定性与长期可靠性,赋能企业高端产品竞争力。

五、企业选型建议

根据产品类型(多层板/软硬结合/高频高速/载板),明确压合温度、压力曲线需求。结合工艺痛点(翘曲/厚度/污染/耐久),匹配合适材料属性(耐温/弹性/洁净/导热)。优先选择具备行业验证案例与持续技术升级能力的供应商,保障品质与交付。

联系我们

留言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