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电话(座机):0755-86372663

深圳市瑞昌星科技有限公司

新闻动态

NEWS & EVENTS

banner banner

如何选择合适的PCB压合缓冲垫?橡胶、芳纶、PI材质全面解析

在多层板与HDI板广泛应用的今天,PCB制造商在提升压合良率的过程中,逐步意识到一个被长期忽略的关键辅材——压合缓冲垫(Cushion Pad)。尤其在面对高阶盲埋孔板、厚铜板、刚挠结合板等复杂结构时,压合问题频发,如翘曲、起泡、铜面压伤、树脂堆积等。而选对一块合适的缓冲垫,往往能带来质的变化。那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产品和工艺的缓冲垫?一、橡胶垫材:高弹性、耐压强,是高阶压合的“硬核担当”橡胶类缓

在多层板与HDI板广泛应用的今天,PCB制造商在提升压合良率的过程中,逐步意识到一个被长期忽略的关键辅材——压合缓冲垫(Cushion Pad)。尤其在面对高阶盲埋孔板、厚铜板、刚挠结合板等复杂结构时,压合问题频发,如翘曲、起泡、铜面压伤、树脂堆积等。而选对一块合适的缓冲垫,往往能带来质的变化。那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产品和工艺的缓冲垫?

一、橡胶垫材:高弹性、耐压强,是高阶压合的“硬核担当”

橡胶类缓冲垫,尤其是高温氯丁橡胶(Neoprene Rubber),因其优异的弹性、耐压性与热稳定性,被广泛应用于高阶HDI板、多次压合结构中。

优势特性:高弹性回复:可承受反复压合压力,不易永久变形;抗剪切力强:适用于盲孔结构复杂的HDI多阶压合;耐高温性能稳定:适配180~220℃的热压工艺;可重复使用:性价比高,适合批量生产线节约成本。

适用场景:二阶/三阶HDI盲孔压合埋嵌铜结构板(铜厚不均)高频混压结构(介电常数变化敏感)

注意事项:橡胶表面略粗糙,需搭配脱模布使用;长期使用后需检查是否出现老化、裂纹,防止压伤成品板;不建议用于对洁净度极高的制程环境(可能释放微量挥发物)。推荐厚度:0.6~1.5mm,具体按产品叠层厚度与压力窗口匹配。

反复用压合垫.jpg

二、芳纶垫材:均衡稳定的“万能型”材料,性价比之选

芳纶垫(Aramid Fiber Pad)是以芳纶纤维为基础材料,经压制复合而成,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机械缓冲性能,是目前PCB行业应用最广泛的缓冲垫之一。

优势特性:中等弹性,缓冲性良好,适合绝大多数普通压合需求;热膨胀率低,压合过程尺寸稳定性好;表面平整不伤板,对铜箔线路无压痕影响;易加工与切割,适用于多种尺寸与结构板材。

适用场景:6~12层多层PCB常规压合高频高速板的低应力压合样品试产、小批量多样化需求

注意事项:弹性不如橡胶,若用于结构差异大产品,缓冲能力略显不足;高温长期使用可能发生轻微分层或粉化,建议定期更换;对于结构复杂HDI板建议搭配柔性脱模布或复合型材料使用。推荐厚度:0.4~1.0mm,推荐常规厚度为0.6mm。

高温缓冲垫.jpg

三、PI复合垫材:高精密压合的“顶配选择”,适合极限工艺窗口

PI复合垫是将聚酰亚胺(Polyimide)膜与高分子缓冲材料(如硅胶、无纺布)复合而成,兼具高温稳定性、柔性、导热性与压合适配性,特别适用于高精密压合工艺。

优势特性:耐高温达260℃以上,适配高速材料/刚挠压合;表面超平整,颗粒度极低,对微线宽电路无压伤;导热性优异,可促进树脂流动、固化一致;排气性好,透气但不吸湿,有效防止起泡。

适用场景:精密HDI板(细线宽/细孔径)高频高速通信板(如5G天线)刚挠结合板、超薄板对翘曲与树脂均衡性要求极高的压合制程

注意事项:成本相对较高,适合价值密度高的产品;一般为一次性使用材料,需考虑单次成本;材料需防潮保存,避免吸湿后性能下降。推荐厚度:0.3~0.8mm,精密HDI建议使用0.5mm以内。

四、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型对比与实用建议

为了更直观了解不同材质的优势与适用范围,我们整理了如下对比表:

材质类型

弹性缓冲性

热稳定性

导热性能

应用灵活性

成本水平

适用范围

橡胶垫

★★★★★

★★★★☆

★★★★☆

★★☆☆☆

高阶HDI、多次压合、高压力板

芳纶垫

★★★★☆

★★★★☆

★★★☆☆

★★★★★

常规多层板、普通压合

PI复合垫

★★★★☆

★★★★★

★★★★★

★★★★☆

精密HDI、刚挠结合、高速板

实用选型建议:追求成本控制:首选芳纶垫,稳定且性价比高;工艺精度优先:推荐PI复合垫,尤其适合高频高速/刚挠结构;多次压合板型:优先考虑弹性高的橡胶垫,提升使用寿命与抗压能力;起泡/压伤频发:说明树脂排气与压力传导不均,应选择更柔性导热型垫材并优化厚度搭配。

五、环保、高性能、智能化是缓冲垫的演进方向

随着PCB产品向更高频、高层数、低翘曲、无污染方向发展,压合缓冲垫也正在发生变化:环保与可重复使用型垫材:低VOC、无粉化、可回收材料将逐渐取代传统一次性垫材;智能功能集成:引入温度感应、压力感应材料,实现压合参数实时可视化与闭环控制;

材料微结构升级:开发多孔弹性体、纳米复合材料,提高在极限压合窗口下的适应能力;

复合材料多功能一体化:一块垫材即实现导热、缓压、排气、脱模功能,提高操作效率与一致性。

对于PCB制造厂商而言,缓冲垫的选择与使用不再是“配件思维”,而是融入压合工艺整体策略的一环。选对材质,就是站在良率、工艺稳定与产品一致性的起点。

六、结语

压合缓冲垫看似不起眼,但在PCB压合制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“工艺守护者”角色。不同的材质,不同的结构,决定了其在应对压力、温度、应力、排气方面的差异。只有根据自身的产品结构、生产规模、良率目标,科学选型并合理搭配使用,才能真正让你的压合工艺“稳、准、柔”。选对垫材,良率就稳了;用好辅材,品质就强了。


联系我们

留言咨询